在工地上受伤老板不管,即便没有合同,也可通过找相关部门解决问题。可以找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找当地的住建部门反映情况,还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当遇到这种情况时,要第一时间对受伤情况进行妥善处理。及时就医并保留好所有与治疗相关的凭证,如病历、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等,这些都是后续维权的重要证据。
由于没有签订合同,需要先确定劳动关系。可以收集能证明与工地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工资支付记录,无论是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还是银行流水,只要能显示是老板或工地相关方支付工资即可;工作证、考勤记录、工友的证人证言等也都能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有力材料。
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力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他们会根据情况展开调查。如果查证属实,会责令老板承担相应责任。劳动监察部门的介入能在一定程度上给老板施加压力,促使其解决问题。
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仲裁程序,确认劳动关系,并要求老板支付工伤赔偿。仲裁过程中,要将之前收集的证据充分提交,以支持自己的诉求。
还可以找当地的住建部门反映情况。工地一般受到住建部门的监管,住建部门可以对工地的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查,督促老板履行责任。
如果上述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中,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要求老板承担工伤赔偿责任。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的判决。在整个维权过程中,要保持冷静,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四百零六条
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