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防卫是正当防卫的一种特殊形式,二者主要区别在于适用范围、限度条件不同。正当防卫适用于一般不法侵害,需满足限度条件;无限防卫仅针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不存在防卫过当问题。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当这种行为给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时,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针对的是所有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这些不法侵害行为可以是轻微的,也可以是严重的,但都在正当防卫的适用范畴内。
在限度条件方面,正当防卫需要满足一定的限度要求。如果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判断是否超过必要限度,要综合考虑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危害程度以及防卫的时机、手段、强度、损害后果等因素。
而无限防卫,也被称为特殊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无限防卫的适用范围具有特定性,仅限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这些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紧迫性,对公民的人身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限度条件上,无限防卫突破了一般正当防卫的限度要求。只要是针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进行防卫,即使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也不属于防卫过当,防卫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这是因为在面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时,要求防卫人在防卫过程中严格把握限度是不现实的,也不利于保护防卫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