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问题通常由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或财务部门负责管理,也有些公司会设置薪酬管理部门专门处理此类问题。
人力资源部门在多数公司中,人力资源部门是与工资问题密切相关的核心部门。该部门负责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体系设计等工作。在工资管理方面,人力资源部门会根据公司的薪酬政策和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确定员工的工资水平和薪资调整方案。例如,新员工入职时,人力资源部门会根据其岗位和市场行情确定工资待遇;在员工晋升、调岗时,也会重新评估并调整工资。同时,人力资源部门还会处理员工的考勤、请假等情况,这些都会影响到员工的实际工资发放。当员工对工资计算方式、奖金分配等有疑问时,人力资源部门也会进行解释和沟通。
财务部门财务部门主要负责公司的资金管理和财务核算工作。在工资管理中,财务部门负责按照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工资数据进行工资的核算和发放。他们会确保工资发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处理与工资相关的税务、社保等财务事务。例如,财务部门会计算员工工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并按照规定进行代扣代缴;还会根据社保政策,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如果工资发放出现问题,如工资未按时到账、银行转账错误等,财务部门会负责调查和解决。
薪酬管理部门一些大型公司或对薪酬管理有较高要求的企业,会专门设置薪酬管理部门。这个部门专注于薪酬体系的设计、优化和管理,确保公司的薪酬政策具有竞争力和公平性。薪酬管理部门会进行市场薪酬调研,分析行业薪酬水平,为公司制定合理的薪酬策略。他们会与人力资源部门和财务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处理工资相关的问题。例如,在制定年度薪酬调整方案时,薪酬管理部门会综合考虑公司的经营状况、市场行情和员工绩效等因素,提出具体的调整建议,并监督方案的实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