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拖欠工资且未签劳动合同的仲裁书,需包含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信息、仲裁请求、事实与理由、落款等内容,要保证内容完整、条理清晰、逻辑合理,能清晰表达诉求和依据。
一、首部
1. **标题**:一般为“劳动仲裁申请书”,居中书写,字体可适当加大。
2. **当事人基本信息**:
(1)**申请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如果申请人是劳动者,需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如果是用人单位,要填写单位全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被申请人信息**:同样要详细填写被申请人的相关信息,格式与申请人信息一致。
二、正文
1. **仲裁请求**:明确写出自己希望通过仲裁达到的目的。例如,要求被申请人支付拖欠的工资具体金额(需说明计算方式和时间段);因未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差额(明确计算的起止时间和金额);还可以请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等。各项请求需清晰罗列,有明确的金额和依据。
2. **事实与理由**:
(1)**事实部分**:详细描述事情的经过。说明自己何时开始在被申请人处工作,工作岗位是什么,工作内容有哪些。阐述被申请人拖欠工资的具体情况,如从何时开始拖欠,拖欠的金额是如何计算的。同时,强调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这一事实。
(2)**理由部分**:引用相关法律法规来支持自己的仲裁请求。比如,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说明被申请人的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自己的请求是合理合法的。
三、尾部**
1. **此致**:写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全称,如“此致[具体名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2. **申请人签名**:申请人需亲笔签名,并注明申请日期。
3. **附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清单,如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聊天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和拖欠工资的证据。
撰写仲裁书时,语言要规范、准确,避免使用模糊或情绪化的表述。可以参考劳动仲裁机构提供的模板,或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仲裁书的质量。
法律依据: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3.2
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4.1.1
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以致伤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伤及由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或者后遗症为依据,全面分析,综合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