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采取一系列措施维护自身权益。首先要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然后与用人单位协商补签合同,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在打工过程中没有劳动合同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但劳动者有多种途径来解决。第一步,收集证据至关重要。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有很多,比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像银行转账流水明细,上面会显示用人单位的转账信息;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上面一般会有单位的名称和劳动者的个人信息;考勤记录,有些单位会有纸质的打卡记录或者电子考勤记录;还有同事的证言等。这些证据能为后续的维权提供有力支持。
劳动者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以友好的方式提醒用人单位按照法律规定签订劳动合同,说明签订合同对双方的好处,争取达成补签合同的协议。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沟通记录,例如聊天记录、邮件等,以防后续出现纠纷。
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力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若发现用人单位存在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会责令其改正。劳动者在投诉时,要准备好之前收集的证据材料,并详细说明情况。
劳动者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在申请劳动仲裁时,要在规定的仲裁时效内提出,准备好仲裁申请书以及相关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赔偿和补签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