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速驾驶机动车的危害因素包括影响车辆操控稳定性、延长制动距离、增加事故严重程度、降低驾驶人反应能力、增大心理负担等。
影响车辆操控稳定性。车速越快,车辆的操控难度就越大。高速行驶时,车辆在转弯、变道等操作时,离心力会显著增加。如果离心力超过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车辆就容易失控,发生侧滑、甩尾甚至翻车等严重事故。例如在高速公路的弯道处,超速行驶的车辆很可能因无法及时调整方向而冲出路面。
延长制动距离。制动距离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车速越快,制动距离就会大幅增加。当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刹车时,超速行驶的车辆往往无法在安全距离内停下。比如在城市道路上,正常行驶速度下可能刹车几米就能停下,但超速行驶时,可能需要十几米甚至更长的距离才能刹住车,大大增加了碰撞的风险。
增加事故严重程度。一旦发生事故,车速越快,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就越大。根据物理学原理,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高速行驶的车辆在碰撞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会对车辆和车内人员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在高速上的追尾事故中,超速车辆的驾乘人员往往会受到更致命的伤害。
降低驾驶人反应能力。人的反应时间是有限的,超速行驶会使驾驶人的视野变窄,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下降。同时,高速行驶时,外界信息快速闪过,驾驶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准确判断并做出正确反应。例如突然出现的行人或障碍物,超速行驶的驾驶人可能来不及做出有效避让动作。
增大心理负担。超速驾驶时,驾驶人时刻担心被监控抓拍或发生意外,心理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情绪会影响驾驶人的判断力和操作的准确性,进一步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而且长时间的精神紧张还容易导致疲劳驾驶,使驾驶人的反应更加迟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一十九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