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员工不同意降薪调岗时,企业不能擅自进行降薪调岗操作,应与员工进一步协商沟通;若协商不成,企业单方面强制降薪调岗,员工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如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意味着降薪调岗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范畴,必须经过员工的同意。当员工不同意降薪调岗时,企业不能凭借自身的优势地位,单方面强制变更劳动合同。
企业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积极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不同意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新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等方面存在问题,企业可以考虑是否能够做出一些调整和改善,以满足员工的合理诉求。例如,如果新岗位的工作强度过大,企业可以适当调整工作任务的分配;如果新岗位的工作地点较远,企业可以考虑提供交通补贴等。
若经过充分协商,双方仍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企业不能强行降薪调岗。如果企业单方面强制降薪调岗,员工有权拒绝到新岗位工作,并要求按照原劳动合同继续履行。同时,员工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责令企业改正。二是申请劳动仲裁,员工可以要求企业恢复原岗位和原工资待遇,并支付因降薪而少发的工资。如果员工因为企业的降薪调岗行为而被迫解除劳动合同,还可以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
企业在进行降薪调岗时,必须遵循法律规定,与员工充分协商,尊重员工的意愿。否则,将面临法律风险,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