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者不赔偿医药费,可以通过与对方协商、申请调解、向法院起诉等途径解决。
当遇到肇事者不赔偿医药费的情况,有多种解决方式可供选择。
协商。这是较为温和且高效的解决办法。可以尝试与肇事者直接沟通,了解其不赔偿的原因。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或实际困难,通过友好协商,促使其认识到自身责任并主动赔偿。在协商时,要注意保留相关的沟通记录,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以备后续可能的需要。
若协商不成,可以申请调解。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他们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故情况,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也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具有专业性和中立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双方利益,促使达成赔偿协议。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应当按照协议履行。
如果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就需要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起诉前,要收集好相关证据,包括事故责任认定书、病历、诊断证明、医药费发票等,这些证据是胜诉的关键。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证据材料,法院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在诉讼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如实陈述事实。如果胜诉,法院会判决肇事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若肇事者在判决生效后仍不履行赔偿义务,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冻结、划拨其银行存款,查封、拍卖其财产等措施,以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在肇事者不赔偿医药费时,要冷静应对,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第三十一条
保险公司可以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也可以直接向受害人赔偿保险金。但是,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保险公司支付或者垫付抢救费用的,保险公司在接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后,经核对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支付或者垫付抢救费用。
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垫付抢救费用的,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在接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后,经核对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垫付抢救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