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欠工资多久就不能起诉了

2025-11-11 19:44:37
0 浏览
推荐律师
郑泽敏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山东中颐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欠工资超过劳动仲裁时效且无中止、中断情形,一般就不能通过仲裁进而起诉维权了。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在劳动纠纷中,工资问题是常见的争议点。对于欠工资的情况,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需先经过劳动仲裁这一前置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比如,用人单位从某个月开始未按时发放工资,劳动者此时就应当知晓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那么从这个月起开始计算一年的仲裁时效。如果在这一年期间,不存在导致仲裁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形,一年之后劳动者再申请仲裁,仲裁机构可能会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不予受理。一旦仲裁不予受理,虽然劳动者仍然可以向法院起诉,但在司法实践中,如果用人单位以超过仲裁时效进行抗辩,且法院查明确实超过时效又无正当理由,法院可能会驳回劳动者的诉讼请求。

不过,仲裁时效存在中止和中断的情况。仲裁时效中止是指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仲裁时效中断是指在仲裁时效期间内,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这体现了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特殊保护。

欠工资多久就不能起诉了(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358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