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一种民事强制措施,是人民法院为了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确保婚姻案件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而作出的民事裁定。当出现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情况时,有着明确的执行方式和法律后果。
司法处罚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这种处罚方式是一种直接的制裁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强制力来保障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例如,如果被申请人只是轻微违反保护令,可能仅会受到训诫;而如果情节较为严重,如多次违反或造成一定伤害后果,就会面临罚款和拘留的处罚。
刑事追责:如果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行为达到犯罪的程度,将按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比如,若被申请人违反保护令对受害人实施暴力行为,造成受害人轻伤以上伤害,可能会以故意伤害罪被追究刑事责任。这体现了法律对严重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行为的零容忍态度,通过刑事手段来切实保障受害人的人身安全。
执行主体与程序: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执行主体主要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协助执行。当受害人发现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时,可以及时向法院报告,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应的处罚程序。公安机关在接到相关报警后,也会采取相应措施,如制止违法行为、控制被申请人等,并配合法院的后续工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则可以发挥其了解当地情况的优势,协助法院和公安机关做好相关工作,共同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三十三条
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三十四条
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