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有钱不还的老赖,可先协商沟通,若协商无果,可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拿到胜诉判决后申请强制执行,还可采取将其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等措施,必要时追究其刑事责任。
当遇到有钱不还的老赖时,协商沟通是第一步。可以尝试与老赖面对面交流,了解其不还钱的原因,同时明确告知其还款的义务和责任,提醒其不还款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争取和平解决问题。这一方式成本低且有可能快速解决纠纷,也能避免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如果协商没有效果,就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证据包括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这些证据能够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以及借款的金额、时间等重要信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证据材料,法院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在诉讼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如实陈述案件事实。
一旦获得胜诉判决,而老赖仍然不还钱,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老赖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其名下的房产、车辆等财产。通过强制执行措施,迫使老赖履行还款义务。
还可以申请将老赖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被列入失信名单后,老赖在很多方面会受到限制,如不能乘坐飞机、高铁,不能在星级以上酒店消费,子女不能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这些限制会对老赖的生活和工作产生较大影响,促使其尽快还款。
如果老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以向法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相关线索,追究其刑事责任。刑事责任的威慑力较大,能有效打击老赖的嚣张气焰,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七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九条
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