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上的贷款逾期记录会在还清欠款后5年消除。
依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这里所说的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对于贷款逾期记录而言,就是还清逾期贷款的时间。也就是说,从还清逾期欠款的那一刻起开始计算,往后推5年,该逾期记录就会从征信报告中消除。
需要强调的是,这5年的时间计算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必须先把逾期的欠款全部还清。如果贷款逾期后一直没有还款,那么这个逾期记录就会一直存在于征信报告中,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动消除。而且持续的逾期记录会对个人信用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后续在申请信用卡、贷款等金融业务时,面临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拒绝,或者需要承担更高的利率。
在等待逾期记录消除的这5年期间,个人也需要保持良好的信用习惯。按时偿还信用卡账单、按时归还其他贷款等,避免产生新的逾期记录。良好的信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之前的逾期不良影响,向金融机构展示个人信用状况正在改善,增加未来获得金融服务的可能性。同时,定期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确认逾期记录的状态以及是否存在错误信息,如果发现错误可以及时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申请进行更正。

法律依据:
《征信业管理条例》 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
《征信业管理条例》 第十七条
信息主体可以向征信机构查询自身信息。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的信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