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高利贷不还钱时,首先应明确高利贷超过法律规定利率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但本金和合法利息仍需偿还。可与放贷人协商,若协商不成,放贷人可能会采取多种追讨方式,若引发纠纷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在我国,法律对民间借贷的利率有明确规定。根据相关法律,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为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当借款涉及高利贷时,对于超过此上限的利息部分,借款人无需偿还。本金以及未超过法律规定上限的利息,借款人有义务归还。
如果借款人借了高利贷后不还钱,首先可以尝试与放贷人进行协商。向放贷人说明法律规定,表明愿意偿还合法的本金和利息,争取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还款方案。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也有利于问题的和平解决。
若双方无法协商一致,放贷人可能会采取一些追讨措施。部分放贷人可能会采用暴力、威胁、骚扰等非法手段进行催债。当遇到此类情况时,借款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同时,放贷人也可能会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追讨债务。在这种情况下,借款人要积极应诉。在法庭上,借款人可以向法院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借款利率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上限,请求法院对利息进行调整。法院会依据法律规定,对合法的本金和利息予以支持,对于超过法律保护上限的利息部分则不予支持。
借款人也要注意保留好借款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据,以便在需要时证明借款的实际情况。面对借高利贷不还钱的情况,要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