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犯罪记录无法消除。犯罪记录一旦产生,便会伴随终身,会被永久保存于公安机关的相关系统中。
犯罪记录通常也被称作案底,是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犯罪记录是司法机关对犯罪人员情况的客观记载。对于暴力犯罪,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严重犯罪行为,这些犯罪记录更是会被严格且永久地留存。
之所以犯罪记录不能消除,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社会层面来看,保留犯罪记录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司法机关在处理一些案件或者进行背景审查时,可以通过查询犯罪记录来了解相关人员的过往情况,从而更好地评估潜在风险,预防再次犯罪。例如在一些涉及到公共安全、重要岗位招聘等方面,单位可以通过查询犯罪记录来筛选合适的人员,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公共利益的安全。
不过,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有一定的特殊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这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避免犯罪记录对其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就业造成过度的负面影响。但即便如此,这也并非是消除犯罪记录,只是进行了封存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