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财产分割协议书要具有法律效力,需满足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等条件,同时在书写时应包含双方基本信息、财产详细情况、分割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书的有效书写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规定和原则。从法律层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在具体内容方面,一份完整有效的婚内财产分割协议书应包含以下部分:
双方基本信息:要明确夫妻双方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确保能准确识别协议的签订主体。
财产详细情况:对夫妻双方的婚内财产进行详细列举,包括但不限于房产(写明房产地址、产权证书编号等)、车辆(写明车辆品牌、车牌号等)、存款(注明开户银行、账号、金额等)、投资(如股票、基金等,写明名称、数量等)以及其他贵重物品等。
分割方式:清晰说明各项财产的归属,例如某套房产归一方所有,另一方应配合办理过户手续;某笔存款按一定比例分割等。对于一些难以分割的财产,如公司股权等,要明确具体的处理方式,如一方获得股权,给予另一方相应的经济补偿等。
债务分担:如果存在夫妻共同债务,要明确债务的承担方式,是由一方承担还是双方按比例承担等。
违约责任:为保障协议的履行,应约定违约责任。例如,若一方违反协议约定,不配合办理财产过户手续或不按时支付补偿款等,应承担何种责任,如支付违约金等。
争议解决方式:可以约定如双方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发生争议,是通过协商解决、仲裁还是诉讼等方式解决。
协议生效时间:一般可约定自双方签字(或签字并公证)之日起生效。
为增强协议的证明力,还可以考虑对协议进行公证。公证机构会对协议的内容和签订过程进行审查,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婚内财产分割协议书的书写要严谨、规范,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