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期解除劳动合同劳动仲裁申请需包含标题、双方信息、仲裁请求、事实与理由、结尾、附件等内容。要确保内容真实、条理清晰、诉求明确。
标题:一般写“劳动仲裁申请书”,置于页面第一行居中位置,让接收方快速明确文件性质。
双方信息:在标题下方分别列出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信息。申请人写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被申请人写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这些信息要准确无误,方便仲裁机构联系双方。
仲裁请求:这部分是核心内容之一。应明确写出具体诉求,比如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按照工作年限和工资标准准确计算赔偿金额并列出;还可要求支付医疗期内的工资等。各项请求要清晰罗列,不能模糊。
事实与理由:详细阐述事情经过。先说明入职时间、工作岗位等基本工作情况,接着讲述自己患病进入医疗期的时间、病情等,提供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等相关材料作为依据。然后说明单位在医疗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情况,包括解除时间、方式等。依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说明单位在医疗期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侵犯了自身合法权益。
结尾:一般写“此致”,换行写“XX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右下角申请人处签名,并注明申请日期。
附件:附上与仲裁请求相关的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医院诊断证明、工资条、解除劳动合同通知等,并注明证据名称和份数。
撰写劳动仲裁申请书时,语言要简洁明了、逻辑清晰,确保内容真实可靠,以提高仲裁申请的成功率。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