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买卖合同怎样才能有法律效力

2025-10-20 11:08:53
0 浏览
推荐律师
范欣鹏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市京师(哈尔滨)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买卖合同要具有法律效力,需满足行为人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不违背公序良俗这几个条件,同时合同内容要完整、明确,形式符合法律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有效的基本条件之一是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签订买卖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能够理解合同的性质、内容和后果,并能够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例如,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签订买卖合同,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合同,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才有效。

意思表示真实在合同效力认定中至关重要。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当是出于自愿,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情形。例如,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买卖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市场秩序,如果合同内容与之相抵触,将被认定为无效。比如,买卖国家禁止流通的物品,像毒品、枪支等,这样的买卖合同显然是无效的。公序良俗则是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体现,合同内容不能违背社会的基本道德和伦理观念。

买卖合同的内容应当完整、明确。合同中应明确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清晰明确的合同条款有助于避免双方在履行过程中产生纠纷。

合同的形式也需要符合法律要求。一般情况下,买卖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例如,房屋买卖合同通常要求采用书面形式,并进行登记等手续,以确保合同的效力和交易的安全。

买卖合同怎样才能有法律效力(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189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