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要求加班却不给加班费,劳动者可先与公司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
协商解决。劳动者可以先尝试与公司进行沟通,了解公司不支付加班费的原因。也许公司存在误解或者财务流程上的问题,通过友好协商,向公司明确指出加班事实以及应支付加班费的法律依据,争取和平解决问题。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聊天记录、邮件等证据,以备后续使用。
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政府部门。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或者劳动监察机构进行投诉,提供加班的证据,如考勤记录、加班通知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公司进行调查,如果发现公司确实存在不支付加班费的违法行为,会责令公司限期支付。
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理结果不满意或者公司仍然拒不支付加班费,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申请仲裁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双方的身份信息以及相关证据材料。劳动仲裁是一种准司法程序,仲裁机构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公司不履行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提起诉讼。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劳动者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理,作出最终的判决。在整个维权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证据,包括加班的时间记录、工作成果、工资条等,以证明自己的加班事实和应得的加班费数额。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