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其立案的其他严重情形除常见的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等,还有一些特殊情况。这些情形是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及量刑的重要依据。
帮信罪立案的其他严重情形有多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为他人实施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帮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情节严重:
1、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
行为人通过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获得了一万元及以上的违法收入,这表明其从犯罪行为中获取了较大的经济利益,具有明显的主观故意和较大的社会危害性。
2、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
如果行为人在两年内已经因为相关违法行为受到过行政处罚,却仍然再次实施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行为,说明其主观恶性较大,屡教不改,应当予以立案追诉。
3、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
例如被帮助对象利用行为人提供的帮助实施诈骗等犯罪行为,导致被害人自杀、重大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此时行为人也构成帮信罪且情节严重。
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是帮信罪立案的重要情形之一。当行为人通过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获取了一万元及以上的违法收入时,其行为具有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1、主观故意的体现
获取高额的违法所得往往意味着行为人对自己的帮助行为有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为犯罪活动提供便利并从中获利,主观上具有故意。
2、对犯罪活动的推动作用
较高的违法所得反映出行为人帮助的犯罪活动可能具有较大的规模和影响力,其行为为犯罪活动的实施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
3、量刑的重要参考
违法所得的数额不仅是立案的标准,也是量刑时的重要考虑因素。违法所得越高,量刑可能越重。
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也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而立案。
1、主观恶性的体现
行为人在受到行政处罚后仍再次实施相关犯罪行为,说明其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主观恶性较大,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不足。
2、社会危害性的增加
多次实施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行为,会进一步扰乱社会秩序,增加信息网络犯罪的发生概率,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3、法律的严格规制
这种情形的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屡教不改的犯罪行为的严格打击,以维护信息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
帮信罪立案的其他严重情形是多方面的,包括违法所得数额、曾受行政处罚情况以及犯罪造成的后果等。这些情形对于准确认定犯罪、打击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帮信罪的量刑标准具体是怎样的?不同严重情形下量刑有何差异?如果您有这些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