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知识产权正文

销售假冒注册的商品罪怎么判刑

2025-10-08 20:08:20  分类:知识产权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魏苏玲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魏苏玲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浙江品泽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销售假冒注册的商品罪的判刑依据销售金额而定。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还要综合考虑其他情节,且不同司法实践中量刑也会存在差异。

一、销售假冒注册的商品罪怎么判刑

销售假冒注册的商品罪的判刑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根据法律,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关于销售金额的认定

销售金额是衡量量刑的重要标准。这里的销售金额是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后所得和应得的全部违法收入。当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销售金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2、量刑的综合考量

法院在量刑时,除了销售金额,还会综合考虑其他情节。比如,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程度,如果是多次故意销售假冒注册商品,量刑可能会相对较重;还有商品的质量情况,如果假冒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对消费者造成了较大危害,也会影响量刑。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也会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销售假冒注册的商品罪怎么判刑(0)

二、销售假冒注册商品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销售假冒注册商品罪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相关司法解释。根据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销售金额数额标准

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就达到了立案标准。这里的销售金额是实际销售出去的金额。如果尚未销售,但货值金额达到十五万元以上的,也应立案追诉。

2、其他情形

多次实施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行为,未经行政处理或者刑事处罚的,销售金额或者货值金额累计计算。而且,对于明知他人实施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而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许可证件,或者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运输、储存、代理进出口等便利条件、帮助的,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共犯论处,也在立案范围内。

三、如何认定销售假冒注册商品罪中的“明知”

认定销售假冒注册商品罪中的“明知”是定罪的关键。“明知”包括确切知道和应当知道两种情况。

1、确切知道的情形

如果销售者直接从非正规渠道进货,并且被告知所进商品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或者销售者曾经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受到过行政处罚,再次销售同类假冒商品,就可以认定其确切知道。

2、应当知道的情形

从商品的进货价格来看,如果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同类正品价格,销售者就应当意识到商品可能是假冒的。还有商品的质量和包装,如果质量粗糙、包装简陋,与正品存在明显差异,销售者也应当知道商品可能是假冒的。供货方的情况,如果供货方没有合法的经营资质,或者不能提供商品的合法来源证明,销售者也应当对商品的真伪进行进一步核实,否则也可认定为应当知道。

销售假冒注册的商品罪的判刑与销售金额、立案标准以及对“明知”的认定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在实际法律应用中,还存在如何区分销售假冒注册商品罪与其他相关罪名、销售假冒注册商品罪的民事赔偿责任如何确定等问题。如果您在这些方面有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房产证除名需要什么资料办理
房产证除名需要的资料因除名情况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包括身份证、房产证、结婚证(涉及夫妻除名)、公证书(继承或赠与除名)、法院判决书(判决除名)等。房产证除名主要有几种不同情形,每种情形所需资料有所不同。夫妻间除名: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进行房产证除名,通常需要携带身
缓刑到期后怎么办
缓刑到期后,若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违反相关规定,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若违反规定,则可能会被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当缓刑到期时,具体的处理方式取决于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的表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