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刑事辩护正文

拘留15天可以提前释放吗

2025-10-02 02:08:16  分类:刑事辩护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王诗元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王诗元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辽宁卓政(大连)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拘留15天在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提前释放。治安拘留若被拘留人患病需要出所治疗、遇有特殊事情等,经批准可提前解除拘留;刑事拘留若发现不应当拘留、符合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条件等,也可能提前释放。

一、拘留15天可以提前释放吗

拘留15天是有可能提前释放的。拘留分为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情况有所不同。

1、治安拘留

一般情况下,治安拘留是对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的人实施的一种行政处罚。若被拘留人在拘留期间有特殊情况,如患有严重疾病需要出所治疗,可由拘留所提出建议,报拘留决定机关批准后提前解除拘留。如果被拘留人遇有参加升学考试、子女出生或者近亲属病危、死亡等情形的,被拘留人或者其近亲属可以提出请假出所的申请,经批准后可以提前离开拘留所。

2、刑事拘留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如果经过侦查,发现不应当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释放被拘留人。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也可以提前释放。

拘留15天可以提前释放吗(0)

二、治安拘留15天提前释放的条件

治安拘留提前释放有较为明确的条件和程序。

1、身体原因

当被拘留人患有严重疾病,且拘留所的医疗条件无法满足治疗需求时,可由拘留所的医生出具诊断证明,经拘留所领导审核后,报拘留决定机关批准。例如,被拘留人突发心脏病,需要到专业医院进行治疗,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提前释放。

2、特殊事由

被拘留人或其近亲属可以因特殊事由提出请假出所申请。如被拘留人的子女即将参加高考,其作为家长需要出所进行陪伴和照顾;或者近亲属突发重大疾病处于病危状态,需要被拘留人在身边照顾等。提出申请时,需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医院的诊断书、学校的证明等,经批准后可提前释放。

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如果存在法律规定的其他可以提前释放的情形,也会按照相应规定处理。比如,因政策调整等特殊原因,对特定范围内的被拘留人提前解除拘留。

三、刑事拘留15天提前释放的可能性

刑事拘留提前释放也存在多种可能性。

1、侦查结果

在刑事拘留期间,公安机关会对案件进行侦查。如果经过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并没有实施犯罪行为,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那么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释放被拘留人,并发放释放证明。例如,通过调查发现犯罪现场的证据与被拘留人无关,就会提前释放。

2、变更强制措施

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可以变更强制措施,从而提前释放。比如,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或者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等。在这种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提出变更强制措施的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就会提前释放。

3、检察院决定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如果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被拘留人。

综上所述,拘留15天在不同情况下是有提前释放的可能的,无论是治安拘留还是刑事拘留,都有相应的条件和程序。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诸如释放手续如何办理、释放后是否还有后续影响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离婚怎么获得抚养权和抚养费
要获得抚养权需证明自身抚养条件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争取抚养费则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确定合理数额。在离婚案件中,抚养权和抚养费的判定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实践考量。关于抚养权的获得:法院在判决抚养权归属时,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一般以由母亲
两岁之前离婚孩子判给谁
两岁之前离婚,孩子一般判给母亲。但存在特殊情况时也可能判给父亲。在法律层面,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通常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这主要是基于孩子年龄尚小,对母亲在生理和情感上的依赖更强,母亲在照顾幼儿方面往往也更有经验和耐心,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过,并不是绝对会判给
遗产没有遗嘱怎么继承
遗产没有遗嘱时,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法定继承是指依据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来继承遗产。法定继承有明确的规定。确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