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被拘留后若想提前出来,需了解拘留类型。行政拘留可申请暂缓执行,若符合条件缴纳保证金或提供保证人可暂不执行;刑事拘留可申请取保候审,满足特定情形并缴纳保证金或提供保证人也有机会提前出来,但需遵循相关规定。
当酒驾被拘留后要想提前出来,首先要明确是哪种拘留类型,酒驾可能面临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两种情况。
1、行政拘留
如果是行政拘留,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也就是说,若能满足上述条件,就有可能提前出来。不过需要注意,暂缓执行并不意味着不执行,如果后续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维持原处罚决定,还是要执行行政拘留。
2、刑事拘留
要是属于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取保候审。根据《刑事诉讼法》,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等情形,可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需要提供保证金或者保证人,在被取保候审期间,要遵守相关规定,如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等。
酒驾行政拘留申请提前释放,主要途径就是申请暂缓执行。
1、申请流程
首先要在规定时间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同时,向作出行政拘留决定的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申请。公安机关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判断暂缓执行是否会发生社会危险。
2、提供担保
若公安机关认为可以暂缓执行,被处罚人需要提供符合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照规定缴纳保证金。担保人需要与本案无牵连;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在当地有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有能力履行担保义务。缴纳保证金后,如果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被撤销,或者行政拘留处罚开始执行的,保证金会退还交纳人。
3、后续情况
如果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结果维持了原行政拘留决定,被处罚人还是要执行拘留。若改变了原决定,比如撤销处罚决定,就无需再执行拘留。
酒驾刑事拘留提前出来主要是通过取保候审等方式,其条件有明确法律规定。
1、法定情形
根据《刑事诉讼法》,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例如,犯罪情节较轻,可能被判处拘役的酒驾者。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也可以取保候审。这里的社会危险性主要包括可能实施新的犯罪;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情况。
2、特殊情况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也可以取保候审。在这些情况下,出于人道主义和保障司法程序顺利进行的考虑,允许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提前出来。
酒驾被拘留后无论是行政拘留还是刑事拘留,都有一定途径可能提前出来,但都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来操作。在实际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比如申请不被批准该怎么办,取保候审期间违反规定会有什么后果等。如果您在酒驾拘留相关法律问题上有困惑,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