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金融保险正文

一审后多久确定对方没有上诉?

2025-10-01 21:59:54  分类:金融保险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何嘉志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何嘉志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湖南芙蓉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一审判决后,民事案件中,若双方当事人收到判决书,在15日内未上诉则一审判决生效,可确定对方未上诉;若收到裁定书,10日内未上诉则一审裁定生效。刑事案件中,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为10日,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为5日,期满未上诉判决或裁定生效。

一、一审后多久确定对方没有上诉

一审后确定对方是否上诉需依据不同类型案件及法律规定的上诉期限来判断。

1、民事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也就是说,如果是判决,在对方收到判决书后的十五天内没有提交上诉状,那么十五天期满后就可以确定对方没有上诉;如果是裁定,十天期满对方未上诉,就确定其未上诉。

2、刑事案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所以对于刑事案件,在对方接到判决书的十天内、接到裁定书的五天内未上诉,期满就能确定对方未上诉。

3、行政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同样,按照相应的期限来确定对方是否上诉。

一审后多久确定对方没有上诉?(0)

二、一审判决后对方上诉的流程是怎样的

一审判决后对方上诉有一套法定流程。

1、提交上诉状

上诉方需要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2、原审法院处理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3、二审法院审理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二审法院会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开庭审理还是进行书面审理。经过审理,按照不同情形分别处理,可能维持原判、改判、发回重审等。

三、一审判决后对方上诉的成功率高吗

一审判决后对方上诉的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1、证据情况

如果对方在一审中已经充分举证,而一审法院基于这些证据作出了合理的判决,那么在二审中仅靠原有的证据想要改变判决结果难度较大。但如果对方在二审中能提供新的、足以影响案件事实认定的证据,上诉成功率可能会提高。例如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一审时因关键证据缺失导致败诉,二审找到了新的合同补充条款等证据,就可能改变判决结果。

2、法律适用问题

若一审在法律适用上存在明显错误,比如错误引用法律条文、对法律条文理解有误等,上诉后二审法院纠正错误的可能性较大,上诉成功率相对较高。但如果一审法律适用正确,对方以法律适用为由上诉,成功的可能性就较低。

3、程序合法性

如果一审程序存在严重违法,如审判人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等,二审法院可能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这种情况下上诉有一定的成功率。但如果一审程序合法,仅以程序瑕疵作为上诉理由,成功的概率通常不大。

综上所述,一审后确定对方是否上诉要根据不同案件类型的上诉期限来判断。同时,了解对方上诉的流程和上诉成功率的影响因素也很重要。在实际法律事务中,还可能遇到上诉期限计算错误、上诉状提交不规范等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离婚怎么获得抚养权和抚养费
要获得抚养权需证明自身抚养条件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争取抚养费则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确定合理数额。在离婚案件中,抚养权和抚养费的判定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实践考量。关于抚养权的获得:法院在判决抚养权归属时,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一般以由母亲
两岁之前离婚孩子判给谁
两岁之前离婚,孩子一般判给母亲。但存在特殊情况时也可能判给父亲。在法律层面,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通常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这主要是基于孩子年龄尚小,对母亲在生理和情感上的依赖更强,母亲在照顾幼儿方面往往也更有经验和耐心,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过,并不是绝对会判给
遗产没有遗嘱怎么继承
遗产没有遗嘱时,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法定继承是指依据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来继承遗产。法定继承有明确的规定。确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