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知识产权正文

商标侵权刑事犯罪如何认定

2025-11-28 07:56:17  分类:知识产权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郑泽敏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郑泽敏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山东中颐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商标侵权刑事犯罪的认定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要考虑是否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以及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等情况。还需结合具体的数额标准,如非法经营数额、销售金额等。认定过程中要综合考量行为的主客观方面,以准确判断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一、商标侵权刑事犯罪如何认定

商标侵权刑事犯罪的认定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具体的行为和情节来判断。

1、未经许可使用相同商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犯罪。这里的“同一种商品”是指与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相同的商品;“相同的商标”是指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完全相同,或者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

2、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也构成犯罪。“明知”包括知道和应当知道两种情况。对于销售金额的认定,一般以实际销售的价格计算。如果没有实际销售价格,按照标价或者已经查清的侵权产品的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计算。

3、情节严重的判断

情节严重通常从非法经营数额、销售金额、假冒的数量、造成的后果等方面来考量。例如,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情节严重。

商标侵权刑事犯罪如何认定(0)

二、商标侵权刑事犯罪认定的证据有哪些

在认定商标侵权刑事犯罪时,证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商标权利证据

包括商标注册证书、商标续展证明等,用以证明商标的所有权归属和有效性。这些证据是确定商标权利的基础,只有在商标合法有效的前提下,才能认定他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2、侵权行为证据

如侵权产品的实物、照片、销售合同、发票等。这些证据可以证明侵权人实施了侵权行为,例如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了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销售了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3、损害后果证据

包括因侵权行为导致的销售额下降、利润减少、商誉受损等方面的证据。这些证据可以帮助确定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程度,对于量刑和赔偿数额的确定有重要意义。

三、商标侵权刑事犯罪认定的程序是怎样的

商标侵权刑事犯罪的认定有其特定的程序。

1、立案

商标权利人发现侵权行为后,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予以立案。立案时需要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如商标权利证据、侵权行为证据等。

2、侦查

公安机关立案后,会展开侦查工作,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侦查过程中可以采取询问证人、搜查、扣押等措施。

3、审查起诉

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4、审判

人民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理,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法作出判决。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有权进行辩护,法院会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商标侵权刑事犯罪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行为、证据和程序等多个方面。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商标侵权刑事犯罪与民事侵权的界限如何区分、商标侵权刑事犯罪的量刑标准如何细化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商标侵权刑事犯罪认定方面有任何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会怎么样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继续羁押在看守所,并且之前缴纳的保证金可能会被没收。在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生活和工作,同时确保其遵守相关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借款没约定利息能否要求支付利息
借款没约定利息,一般不能要求支付利息。但存在特殊情况,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非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合同内容、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