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专利权需要承担多方面法律责任。民事责任方面,侵权人要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行政责任上,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刑事责任中,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会被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这些责任旨在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专利市场秩序。
侵犯专利权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民事责任
停止侵权,即侵权人应当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赔偿损失,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如果侵权行为给专利权人的商誉造成了损害,侵权人还需要承担消除影响的责任,例如通过媒体等途径公开声明,以恢复专利权人的商业信誉。
2、行政责任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并予公告,同时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对于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数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3、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一般包括非法经营数额较大、给专利权人造成重大损失等情形。

侵犯专利权民事责任中赔偿数额的计算方式有多种。
1、以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计算
这是最基本的计算方式。实际损失可以根据专利权人的产品因侵权行为导致的销售量减少、销售价格降低等因素来确定。例如,由于侵权产品的大量涌入市场,导致专利权人原本可以销售的产品数量减少,那么减少的这部分产品所对应的利润就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
2、以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计算
当权利人的实际损失难以确定时,可以考虑以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来计算赔偿数额。侵权人获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权产品的销售量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来计算。这里的合理利润可以根据侵权产品的成本、销售价格等因素综合确定。
3、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计算
如果权利人的损失和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都难以确定,且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一般来说,倍数会根据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等情况进行调整。
侵犯专利权的行政责任主要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进行处罚。
1、责令停止侵权和改正公告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侵权行为,这是为了及时制止侵权行为的继续发生,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还会责令侵权人改正并予以公告,通过公告的方式向社会公众表明该侵权行为的违法性,起到警示作用。
2、没收违法所得
对于侵权人通过侵权行为所获得的违法收入,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会依法予以没收。这是对侵权人非法获利的一种剥夺,使其不能从侵权行为中获得经济利益。
3、罚款
罚款是一种重要的行政处罚手段。对于有违法所得且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侵权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数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罚款的数额会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轻重等因素进行确定,以起到惩戒和威慑侵权行为的作用。
综上所述,侵犯专利权会面临多方面的法律责任,这些责任旨在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专利市场秩序。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如何判断是否构成专利侵权、专利侵权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等问题。如果您在专利方面遇到了法律问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