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建设工程正文

串通投标追诉时效从何时开始

2025-11-24 01:14:34  分类:建设工程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韩冰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韩冰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河南归德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串通投标追诉时效的起始时间对于确定是否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至关重要。串通投标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若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准确认定起始时间需明确犯罪行为的构成和状态,这不仅关系到司法程序的启动,也影响着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一、串通投标追诉时效从何时开始

串通投标追诉时效的起始时间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九条,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1、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对于串通投标罪而言,如果串通投标行为是一次性完成的,那么犯罪之日就是该行为完成的日期。例如,投标人之间在某一特定时间达成串通投标的协议,并完成了投标文件的编制和提交等行为,此时该行为完成之日即为犯罪之日,追诉时效从这一天开始计算。

2、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当串通投标行为具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时,就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追诉时效。比如,投标人之间长期保持串通投标的合作关系,多次参与不同项目的投标活动,这种情况下,最后一次串通投标行为结束的日期就是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追诉时效从该日起算。

串通投标追诉时效从何时开始(0)

二、串通投标追诉时效起始时间的认定标准

认定串通投标追诉时效起始时间有一定的标准。这需要准确判断犯罪行为的构成和状态。

1、行为构成的判断

要确定是否构成串通投标罪,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的规定。该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构成串通投标罪。只有当行为符合这些构成要件时,才能开始计算追诉时效。例如,判断是否存在相互串通投标报价的行为,是否对相关方造成了损害等。

2、行为状态的判断

区分行为是一次性的还是具有连续或继续状态。对于连续状态的行为,要确定其连续性的起止时间;对于继续状态的行为,要明确其持续的时间段。比如,在一个长期的招投标项目中,投标人持续与招标人进行不正当沟通以达到串通投标的目的,这种持续的行为就属于继续状态,要准确认定其终了时间。

三、串通投标追诉时效起始时间的法律影响

串通投标追诉时效起始时间具有重要的法律影响。它关系到司法机关是否能够对犯罪行为进行追诉。

1、对司法程序的影响

如果超过追诉时效,司法机关一般不再对犯罪行为进行追诉。这就要求司法机关在追诉时效内及时启动侦查、起诉等程序。例如,当发现有串通投标的线索时,要尽快确定追诉时效的起始时间,并在时效内开展调查工作,以确保能够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2、对当事人权益的影响

对于当事人来说,追诉时效起始时间的确定直接影响其合法权益。如果追诉时效计算错误,可能导致犯罪人逃避法律制裁,或者无辜的人受到不必要的法律追究。比如,在一些招投标纠纷中,当事人可能会对追诉时效起始时间提出异议,这就需要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准确判断,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串通投标追诉时效起始时间的确定对于打击串通投标犯罪、维护市场秩序和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会遇到诸如如何准确界定犯罪行为的完成时间、如何判断行为是否具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等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详细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会怎么样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继续羁押在看守所,并且之前缴纳的保证金可能会被没收。在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生活和工作,同时确保其遵守相关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款没约定利息能否要求支付利息
借款没约定利息,一般不能要求支付利息。但存在特殊情况,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非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合同内容、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