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婚姻家庭正文

结婚后父母买的房归谁

2025-11-24 00:59:43  分类:婚姻家庭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王诗元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王诗元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辽宁卓政(大连)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结婚后父母买的房归属问题需分情况判断。若一方父母出资且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一般视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属个人财产;若登记在双方名下,则视为对双方的赠与,属夫妻共同财产。双方父母出资,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可按出资份额按份共有;登记在双方名下,通常属夫妻共同财产。

一、结婚后父母买的房归谁

结婚后父母买的房归属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1、一方父母出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如果婚后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例如,男方父母出资购买一套房产,登记在男方名下,那么这套房子就属于男方的个人财产。若产权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那就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该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2、双方父母出资

当事人结婚后,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比如,男方父母出资60%,女方父母出资40%购买一套房子,登记在男方名下,若无其他约定,男方和女方按照6:4的份额按份共有该房屋。若产权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一般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结婚后父母买的房归谁(0)

二、婚后一方父母全款买房登记在双方名下归谁

婚后一方父母全款买房登记在双方名下,该房产通常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1、法律依据层面

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种登记行为可视为一方父母对夫妻双方的赠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当一方父母将房产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时,可认定为父母有将房产赠与夫妻双方的意思表示,且夫妻双方接受了该赠与,所以该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2、实际意义层面

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登记方式也体现了对夫妻双方婚姻关系的一种认可和支持。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对该房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例如,在出售该房产时,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签字同意。若夫妻双方离婚,该房产也会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三、婚后双方父母出资买房登记在一方名下归谁

婚后双方父母出资买房登记在一方名下,一般情况下按照双方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有约定的除外。

1、按出资份额按份共有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种情形下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该房屋。比如,男方父母出资30万,女方父母出资20万,购买了一套价值50万的房子,登记在男方名下。若无其他约定,男方和女方按照3:2的份额按份共有该房屋。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对房屋享有的权益是按照出资比例确定的。

2、约定优先

如果夫妻双方或者双方父母之间有关于房屋归属的约定,那么就按照约定来确定房屋的归属。例如,双方约定该房屋虽然登记在男方名下,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在法律上就会按照这个约定来处理。这种约定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但为了避免日后产生纠纷,最好采用书面形式。

综上所述,结婚后父母买房的归属问题较为复杂,涉及到出资情况、登记情况以及是否有约定等多种因素。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婚后父母部分出资、房产增值等更多复杂的情况。如果您在这方面遇到法律问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会怎么样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继续羁押在看守所,并且之前缴纳的保证金可能会被没收。在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生活和工作,同时确保其遵守相关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款没约定利息能否要求支付利息
借款没约定利息,一般不能要求支付利息。但存在特殊情况,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非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合同内容、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