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劳动纠纷正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多久

2025-11-23 03:41:30  分类:劳动纠纷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范雪敏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范雪敏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广东煜双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一年。这一年的时效通常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在实践中,对于时效的起算点存在不同观点,有的认为从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算,有的认为从每月工资支付日的次日起算。了解诉讼时效对于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若超过时效去主张双倍工资,可能会面临败诉风险。

一、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多久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为一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1、时效起算点的确定

在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案件中,时效起算点存在不同的理解和实践。一种观点认为,应从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计算。因为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可能出于各种原因不敢或者不愿意主张双倍工资,而劳动关系终止后,劳动者才更有可能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劳动者在公司工作多年一直未签订劳动合同,在职期间担心失去工作而未主张双倍工资,离职后才提起仲裁,此时从离职之日起算时效较为合理。

2、按月起算的情况

另一种观点是,双倍工资应按月分别计算时效。因为每月的双倍工资是独立的债权,每月工资支付日的次日就应当知道权利是否被侵害。比如,用人单位未在第一个月签订劳动合同,第二个月支付工资时,劳动者就应当知道第一个月未签订合同应获得双倍工资的权利可能被侵害,此时就开始计算第一个月双倍工资的时效。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多久(0)

二、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的中断情形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存在中断情形。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1、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劳动者向用人单位通过书面、口头等方式主张双倍工资,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例如,劳动者向用人单位发送书面函件,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自用人单位收到函件时,诉讼时效中断。之后,从用人单位明确拒绝支付或者在合理期限内未回复时,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2、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劳动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等行为,也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比如,劳动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监察部门受理该投诉后,诉讼时效中断。当劳动监察部门作出处理结果或者超过一定期限未处理时,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

三、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过期的后果

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过期,劳动者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用人单位可以以诉讼时效已过进行抗辩,一旦法院或仲裁机构认定时效已过,劳动者的双倍工资请求将得不到支持。

1、丧失胜诉权

虽然劳动者仍然可以向仲裁机构或法院提起仲裁或诉讼,但用人单位提出时效抗辩后,仲裁机构或法院将不再支持劳动者关于双倍工资的诉求。例如,劳动者在超过一年时效后才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以时效已过抗辩,仲裁机构很可能会驳回劳动者的仲裁请求。

2、权益无法保障

这意味着劳动者原本应获得的双倍工资权益无法通过法律途径得到保障。劳动者可能因为对诉讼时效的不了解或者其他原因错过时效,从而失去了获得额外赔偿的机会。

综上所述,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涉及到时效起算点、中断情形以及过期后果等多个方面。劳动者在遇到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时,要及时了解自己的权益,把握好诉讼时效。相关问题还包括如何证明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如何确定等。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会怎么样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继续羁押在看守所,并且之前缴纳的保证金可能会被没收。在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生活和工作,同时确保其遵守相关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款没约定利息能否要求支付利息
借款没约定利息,一般不能要求支付利息。但存在特殊情况,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非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合同内容、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