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交通事故正文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最晚何时出具

2025-11-23 20:32:44  分类:交通事故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龚永青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龚永青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江苏金木天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出具时间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有条件的地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试行在互联网公布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

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最晚何时出具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出具时间需分情况来看。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这是针对一般的、事实较为清楚的交通事故。

1、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也就是说,如果一直未能查获逃逸车辆和驾驶人,责任认定就无法按常规时间出具,这种情况下没有最晚出具的绝对时间限制,需以查获肇事方为前提。

2、需要检验、鉴定的案件

要是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检验、鉴定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三十日;超过三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综合来看,这类案件从事故发生到责任认定出具,最长可能会达到七十多日。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最晚何时出具(0)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超期未出具怎么办

如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超期未出具,当事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1、了解原因

当事人可以主动联系负责该事故的交警部门,询问责任认定超期未出具的具体原因。有可能是案件复杂,检验、鉴定时间较长,或者存在其他特殊情况。

2、向上级部门反映

若交警部门没有合理理由却超期未出具责任认定,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反映情况,要求其督促下级部门尽快作出认定。上级部门有监督和管理的职责,能促使责任认定的及时出具。

3、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如果超期未出具责任认定给当事人造成了损失,当事人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比如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交警部门履行法定职责,及时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出具后有异议如何处理

当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出具后,当事人对认定结果有异议时,有相应的救济途径。

1、申请复核

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或者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证明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同一事故的复核以一次为限。

2、提供新证据

在复核过程中,当事人要积极提供新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新证据可以是现场的照片、视频,证人证言等,这些证据可能会改变原有的责任认定结果。

3、在诉讼中提出

如果复核结果仍不能让当事人满意,在后续的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异议,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证据来重新判断事故责任。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而不仅仅依赖于交警部门的责任认定。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出具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超期未出具和对认定结果有异议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遇到责任认定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复核程序繁琐等问题。如果您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方面有任何法律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会怎么样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继续羁押在看守所,并且之前缴纳的保证金可能会被没收。在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生活和工作,同时确保其遵守相关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款没约定利息能否要求支付利息
借款没约定利息,一般不能要求支付利息。但存在特殊情况,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非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合同内容、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