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行政类正文

刑拘和行政拘留的区别是什么

2025-11-24 01:08:29  分类:行政类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张学军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张学军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广东飞博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刑拘即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行政拘留是一种重要的也是常见的行政处罚的种类,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二者在法律性质、适用对象、法律依据、羁押期限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一、刑拘和行政拘留的区别是什么

刑拘和行政拘留存在多方面显著区别。

1、法律性质不同: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保障性措施,是一种诉讼行为,其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本身不具有惩罚性;而行政拘留是治安管理的一种处罚方式,实质上是一种行政制裁,其目的是惩罚和教育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

2、适用对象不同:刑事拘留适用于刑事案件中涉嫌犯罪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行政拘留适用于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两者有着罪与非罪的界限。

3、法律依据不同:刑事拘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行政拘留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行政法律、法规。

4、羁押期限不同:对于一般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4日,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长拘留期限为37日;而行政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5日。

刑拘和行政拘留的区别是什么(0)

二、刑拘和行政拘留哪个更严重

通常来说,刑拘更为严重。

1、从限制人身自由程度看:刑拘可能面临较长时间的羁押,并且后续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一旦被判定有罪,会留下犯罪记录,对个人的职业、生活等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比如可能无法从事某些特定职业,如公务员、律师等;而行政拘留只是短期限制人身自由,最长15日,处罚执行完毕后对个人生活的影响相对较小。

2、从法律后果看:刑拘是刑事诉讼的开始,意味着当事人可能面临刑事审判和刑事处罚,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等刑罚;行政拘留只是一种行政处罚,不会上升到刑事层面。

3、从社会评价看:社会对被刑拘的人往往会有更负面的看法,认为其行为涉及犯罪,而行政拘留针对的是一般违法行为,社会评价的负面程度相对较低。

三、刑拘和行政拘留的适用条件分别是什么

刑拘和行政拘留适用条件不同。

1、刑事拘留的适用条件:其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其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其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其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其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其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其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2、行政拘留的适用条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行政法律、法规,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例如,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等行为,可能会被处以行政拘留。

综上所述,刑拘和行政拘留存在诸多区别,包括性质、适用对象、适用条件等方面。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可能对两者的界限仍存在疑惑,比如刑拘后是否一定会被判刑、行政拘留记录是否可以消除等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法律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会怎么样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继续羁押在看守所,并且之前缴纳的保证金可能会被没收。在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生活和工作,同时确保其遵守相关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款没约定利息能否要求支付利息
借款没约定利息,一般不能要求支付利息。但存在特殊情况,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非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合同内容、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