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驾车一般是刑事拘留,但也可能存在行政拘留情况。若醉酒驾车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标准,涉嫌危险驾驶罪,会被刑事拘留;若只是饮酒驾车未达到醉酒标准,属于一般交通违法行为,通常会进行行政拘留。
在法律规定中,对于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有明确区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饮酒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醉酒驾车。
刑事拘留的情况:当驾驶员血液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就构成醉酒驾驶机动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对于涉嫌犯罪的醉酒驾车行为,公安机关会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刑事拘留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犯罪嫌疑人可能面临拘役,并处罚金的刑罚。
行政拘留的情况:如果驾驶员血液酒精含量在20mg/100ml至80mg/100ml之间,属于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这里的拘留就是行政拘留,它是一种行政处罚手段。
醉酒驾车是一个较为严重的交通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具体是行政拘留还是刑事拘留,关键取决于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以及是否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