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刑事辩护正文

非法收受巨额财物中财物如何认定

2025-11-01 15:08:43  分类:刑事辩护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涂伟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涂伟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非法收受巨额财物中财物的认定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财物主要指金钱和物品,财产性利益也在认定范围内,要从来源、性质、与职务行为关联性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在司法实践中需结合具体情形准确判断,以保障法律适用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一、非法收受巨额财物中财物如何认定

在法律层面,非法收受巨额财物中的财物认定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考量因素。财物一般包括金钱和物品。金钱是最直接的财物形式,例如现金、银行存款等。物品则涵盖范围较广,像房产、车辆、珠宝等具有经济价值的实物。

1、财产性利益的认定

除了传统的金钱和物品,财产性利益也被纳入财物的范畴。财产性利益是指可以用金钱计算价值,且通过某种方式能够为收受者带来经济利益的权益。比如,债权的设立、债务的免除、免费的旅游、装修服务等。这些财产性利益虽然不是直接的金钱或物品,但同样具有经济价值,在非法收受的情况下,也应当认定为财物。

2、财物的来源和性质

认定财物时,还需要考虑其来源和性质。如果财物是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当然不能认定为非法收受。但如果财物是与职务行为相关的不正当利益输送,就有可能构成非法收受。例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这种情况下的财物就属于非法收受的范畴。

3、财物与职务行为的关联性

财物与职务行为的关联性也是认定的关键因素。收受的财物必须与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收受财物与职务行为无关,就不能认定为非法收受巨额财物。比如,朋友之间的正常馈赠,没有涉及职务行为的影响,就不属于非法收受财物的情形。

非法收受巨额财物中财物如何认定(0)

二、非法收受巨额财物中不动产如何认定

不动产在非法收受巨额财物的认定中具有特殊性。不动产主要指土地、房屋等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损害其经济价值的财产。

1、产权变更的认定

对于不动产的认定,产权变更情况是重要的判断依据。一般来说,如果不动产已经办理了产权过户手续,将所有权转移到收受者名下,那么认定为非法收受相对比较清晰。但在实际情况中,可能存在未办理产权过户,但收受者已经实际控制和使用该不动产的情形。这种情况下,虽然产权未变更,但如果有证据证明收受者具有长期占有、使用该不动产的意图,并且该行为与职务行为相关,也可以认定为非法收受。

2、实际控制和使用

实际控制和使用不动产也是认定的重要方面。即使没有办理产权过户,收受者已经对不动产进行了装修、入住、出租等实际使用行为,也表明其对该不动产具有事实上的支配权。例如,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他人给予的房屋,虽然未办理过户手续,但已经实际入住并对房屋进行了装修,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认定其非法收受了该不动产。

3、价值评估

不动产的价值评估也是认定的难点之一。由于不动产的价值会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而波动,在认定非法收受的金额时,需要以收受时的市场价值为准。一般会委托专业的评估机构对不动产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准确的价值。

三、非法收受巨额财物中财产性利益如何认定

财产性利益在非法收受巨额财物的认定中具有重要地位。如前文所述,财产性利益是指可以用金钱计算价值的权益。

1、可计算性

财产性利益必须具有可计算性,即能够用金钱准确衡量其价值。例如,免费的旅游服务,需要根据旅游的行程、住宿标准、交通费用等因素,计算出其实际的市场价值。只有能够准确计算价值的财产性利益,才能在非法收受的认定中作为财物的一部分。

2、实际获得

收受者必须实际获得了财产性利益。例如,债务的免除,必须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债务已经被合法免除,收受者不再承担相应的债务。如果只是有免除债务的意向,但并未实际完成债务免除的手续,就不能认定收受者已经获得了该财产性利益。

3、与职务行为的关联

同样,财产性利益与职务行为的关联也是认定的关键。收受财产性利益必须是基于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结果。如果财产性利益与职务行为无关,就不能认定为非法收受。

综上所述,非法收受巨额财物中财物的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无论是金钱、物品、不动产还是财产性利益,都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在司法实践中,还可能会遇到更多复杂的情形,比如虚拟财产的认定、财物价值难以准确计算等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
劳动仲裁后社保怎么补缴
劳动仲裁后补缴社保,需用人单位携带相关材料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补缴手续,若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劳动者通过劳动仲裁判定用人单位应为其补缴社保后,接下来就是具体的补缴流程。明确补缴主体。补缴社保的责任主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