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损害赔偿正文

幼儿园事故致伤责任该如何认定

2025-11-01 10:14:45  分类:损害赔偿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范欣鹏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范欣鹏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市京师(哈尔滨)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幼儿园事故致伤责任认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一般根据事故发生时幼儿年龄、幼儿园是否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等判断。无民事行为能力幼儿在园受伤,幼儿园承担过错推定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幼儿受伤,幼儿园承担过错责任。若因第三人导致,第三人担责,幼儿园有过错则承担相应补充责任。

一、幼儿园事故致伤责任该如何认定

幼儿园事故致伤责任认定要依据不同情况进行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这意味着对于不满八周岁的幼儿,幼儿园承担的是过错推定责任。

1、过错推定责任

当幼儿在幼儿园受伤后,法律先推定幼儿园存在过错,除非幼儿园能拿出充分证据证明自己已经尽到了教育和管理职责。比如,幼儿园提供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的记录,并且在事故发生时,教师按照规定进行了看护等。

2、过错责任

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在幼儿园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承担过错责任。即需要受伤幼儿一方证明幼儿园存在过错。例如,幼儿园的设施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而幼儿园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导致幼儿受伤。

3、第三人侵权情况

如果是第三人导致幼儿在幼儿园受伤,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比如,校外人员进入幼儿园将幼儿打伤,此时校外人员承担主要责任,若幼儿园存在管理漏洞,如未严格把控人员进出,也需承担一定的补充责任。

幼儿园事故致伤责任该如何认定(0)

二、幼儿园事故致伤责任认定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幼儿园事故致伤责任认定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主要的法律依据。其中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规定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1、《民法典》相关规定的意义

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幼儿的特殊保护。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所以法律加重了幼儿园的责任,促使幼儿园更加重视幼儿的安全和管理。

2、其他法律规定

除了《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对幼儿园等教育机构保障未成年人安全和健康成长作出了规定。幼儿园有义务为幼儿提供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障幼儿的合法权益。如果幼儿园违反这些规定,导致幼儿受伤,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法律适用的具体情况

在实际的责任认定中,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依据这些法律规定来判断幼儿园是否需要承担责任以及承担多大的责任。比如,结合事故发生的具体场景、幼儿园的管理措施等。

三、如何证明幼儿园在事故致伤中存在过错

要证明幼儿园在事故致伤中存在过错,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可以从幼儿园的设施设备方面进行考量。

1、设施设备方面

如果幼儿园的游乐设施存在老化、损坏等情况,而幼儿园没有及时维修和更换,导致幼儿受伤,这就是明显的过错。可以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固定设施设备存在问题的证据。例如,滑梯的扶手松动,幼儿在玩耍时因扶手松动而摔倒受伤。

2、教师监管方面

教师在幼儿活动期间是否尽到了监管责任也是关键。如果教师擅自离岗,或者在幼儿进行危险活动时没有及时制止,都属于幼儿园的过错。可以通过查看监控视频、其他幼儿或家长的证人证言来证明。比如,幼儿在操场奔跑打闹,教师却在一旁玩手机,没有进行制止,导致幼儿碰撞受伤。

3、安全管理方面

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也能反映其是否存在过错。如果幼儿园没有制定合理的安全制度,或者没有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也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可以要求幼儿园提供安全管理制度和培训记录等文件来进行判断。

幼儿园事故致伤责任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法律规定、证据收集等多个方面。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幼儿园与家长对责任认定存在争议、不同类型事故责任划分的具体比例等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遇到法律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
劳动仲裁后社保怎么补缴
劳动仲裁后补缴社保,需用人单位携带相关材料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补缴手续,若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劳动者通过劳动仲裁判定用人单位应为其补缴社保后,接下来就是具体的补缴流程。明确补缴主体。补缴社保的责任主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