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配偶的立案标准涉及多个方面。一般需有遗弃行为,即对配偶负有扶养义务却拒绝扶养;情节恶劣是关键条件,包括因遗弃致配偶生活无着、患病无法医治等情况;主观上需是故意。若符合这些条件,司法机关会予以立案。
遗弃配偶立案标准是判断是否构成遗弃罪的依据。从行为方面来看,行为人必须有遗弃配偶的行为。所谓遗弃,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配偶,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这里的扶养包括物质上的供给和生活上的照料。
1、情节恶劣
情节恶劣是遗弃配偶立案的重要条件。一般包括以下情形:因遗弃行为导致配偶生活无着,流离失所;配偶因被遗弃而身患重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配偶因被遗弃而精神失常等。例如,配偶生病需要住院治疗,另一方却将其扔在医院不管不顾,导致病情恶化,就可能构成情节恶劣。
2、主观故意
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遗弃配偶。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配偶的生活陷入困境,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如果是因为客观原因,如经济困难无法履行扶养义务,则不构成遗弃罪。

遗弃配偶在符合一定条件时会被立案。第一,当配偶一方丧失独立生活能力时,另一方拒绝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比如配偶因残疾无法自理生活,另一方却将其赶出家门,使其无处安身。
1、造成严重后果
若遗弃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如配偶自杀、自残或者因生活无着而死亡等,司法机关会予以立案。因为这种情况下,遗弃行为的危害性极大,严重侵犯了配偶的生命健康权。
2、长期遗弃
长期对配偶进行遗弃,使配偶长期处于生活困境中,也会被立案。长期遗弃表明行为人主观恶性较大,对配偶的权益造成了持续的侵害。例如,一方长期不回家,对配偶的生活不闻不问,长达数年之久。
遗弃配偶立案需要相关证据来支持。书证是重要的证据类型。比如医院的诊断证明,可证明配偶患病需要照顾,而另一方却未履行义务。还有居委会、村委会等出具的证明,能证实双方的生活情况以及遗弃行为的存在。
1、证人证言
邻居、朋友等的证人证言也很关键。他们可以证明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行为人对配偶不管不顾的情况。例如,邻居看到配偶生病卧床,另一方却经常外出玩乐,不照顾配偶。
2、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包括录音、录像等。如果有录音证明行为人明确表示不愿意扶养配偶,或者录像记录了遗弃行为的发生过程,都可以作为立案的证据。
遗弃配偶的立案涉及行为、情节、主观故意等多方面因素,同时需要有相关证据来支撑。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遗弃配偶的时间界定、遗弃行为与其他行为的区分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