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赃款退了以后,公安机关仍会围绕犯罪构成、犯罪情节、是否存在其他犯罪行为等方面展开调查。
公安机关会进一步核查犯罪构成要件的相关事实。虽然退还了赃款,但仍需确定盗窃行为是否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比如,会调查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即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这可能通过对嫌疑人的供述、证人证言以及相关行为细节来综合判断。例如,嫌疑人在实施盗窃前的准备行为、与他人的交流等都能反映其主观意图。同时,还会确定盗窃行为的客观方面,包括盗窃的手段、时间、地点等。不同的盗窃手段可能影响到犯罪的性质和量刑,像入室盗窃与一般的扒窃在法律认定上就有所不同。
对于犯罪情节的调查也不会停止。即使退还了赃款,犯罪情节的轻重依然是司法考量的重要因素。公安机关会调查盗窃财物的价值,这直接关系到量刑的幅度。除了赃款金额,还会考虑被盗财物的性质,如是否为文物、珍贵物品等。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次数、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也需要进一步核实。例如,如果嫌疑人有多次盗窃行为,即使此次退还了赃款,其犯罪情节也相对较重。
公安机关会排查是否存在其他犯罪行为。有时候,一起盗窃案件可能只是犯罪嫌疑人一系列犯罪活动的一部分。他们可能会调查嫌疑人是否与其他盗窃案件有关联,或者是否存在与盗窃相关的其他犯罪行为,如为了实施盗窃而进行的诈骗、非法侵入住宅等行为。
对于案件的证据收集工作也会持续进行。即使赃款已退还,为了确保案件能够准确、公正地处理,公安机关仍会收集和固定各种证据,包括现场勘查笔录、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这些证据将为后续的司法审判提供有力支持。
还会调查是否存在其他涉案人员。在一些盗窃案件中,可能存在共同犯罪的情况。公安机关会追查是否还有其他参与盗窃的人员,以及他们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对于这些人员的调查,有助于全面了解犯罪事实,准确打击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