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一般不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但存在特殊情况。如果因盗窃造成了物质损失,且该损失是由于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的,那么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若只是单纯的财物被盗,通常通过追赃退赔来解决,不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在盗窃罪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就是说,如果盗窃行为不仅导致财物被盗,还造成了财物的毁坏,比如在盗窃过程中为了获取财物而损坏了其他物品,这种情况下被害人可以就财物毁坏所遭受的物质损失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对于单纯的财物被盗,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权属明确的,应当依法及时返还。司法机关会通过追赃退赔的方式来处理被盗财物。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被害人通常不能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来要求返还被盗财物。
综上所述,盗窃罪能否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这一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