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诈骗,员工工资是否需要退回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若员工对公司诈骗行为不知情且工资为正常劳动所得,通常无需退回;若员工明知公司诈骗仍参与其中,或者工资是基于诈骗行为产生的非法收益,那么工资可能需要退回。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员工工资是否需要退回,关键在于分析员工在公司诈骗行为中的角色和工资的性质。
如果员工完全不知道公司从事诈骗活动,其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和劳动付出获取工资,这种工资属于合法的劳动报酬。从法律角度看,员工付出了相应的劳动,就有获得报酬的权利。例如,公司表面上是正规的销售公司,员工按照公司规定进行产品销售并获得提成,而实际上公司的产品存在虚假宣传等诈骗行为,但员工并不知情,那么员工所获得的工资是其应得的劳动对价,不需要退回。
若员工知晓公司的诈骗行为,并且积极参与其中,其工资可能被认定为基于诈骗行为产生的非法收益。这种情况下,工资就需要退回。比如,员工在公司诈骗过程中,负责虚假信息的传播、欺骗客户等关键环节,其工资与诈骗行为紧密相关,本质上是诈骗所得的一部分,司法机关有权要求员工退回这部分工资。
即使员工没有直接参与诈骗核心环节,但如果其工资明显高于同行业正常水平,且与公司的诈骗行为存在关联,也可能被要求退回部分或全部工资。因为过高的工资可能是公司以诈骗所得来支付的,并非员工正常劳动应得。
当公司涉及诈骗时,员工应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如实说明自己在公司的工作情况和对诈骗行为的了解程度。司法机关会根据具体证据和事实,综合判断员工工资是否需要退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五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查封、扣押、冻结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妥善保管,以供核查,并制作清单,随案移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处理。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对违禁品或者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