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写欠条是可以起诉别人的。在没有欠条的情况下,只要有其他能够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且符合起诉的法定条件,法院就会受理该案件。
在司法实践中,欠条并非起诉的必要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因此,即便没有欠条,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就能够向法院提起诉讼。
虽然欠条是证明借贷关系最直接的证据,但没有欠条时,其他证据也能起到关键作用。比如转账记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资金的流向,如果能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就可以证明借款的事实。聊天记录也是重要的证据形式,其中关于借款的沟通内容,像借款金额、用途、还款时间等信息,都能反映出双方存在借贷的合意。电话录音同样具有证明效力,只要录音内容清晰、完整,能够证明借款事实,也可以作为证据提交给法院。
在收集证据时,要注意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合法性要求证据的取得方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真实性是指证据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不能是伪造或篡改的。关联性则要求证据与案件事实有直接的联系,能够证明案件的关键事实。
在没有欠条的情况下起诉,虽然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只要积极收集和运用其他有效的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就有可能在诉讼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在日常的经济往来中,为了避免纠纷,建议尽量签订书面的借款合同或欠条,并妥善保存相关证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