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纵火法律行为有哪些

2025-10-06 21:11:41
0 浏览
推荐律师
马文丹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新疆乙庚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纵火在法律上属于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常见表现形式包括故意焚烧公私财物、对特定建筑物纵火、在山林等野外环境纵火等,涉嫌放火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罪名。

纵火主要涉及到刑事犯罪领域,以下从行为表现和涉及罪名两方面进行阐述。

行为表现

故意焚烧公私财物是较为常见的纵火行为。比如,为了报复他人,故意放火烧毁他人的车辆、房屋等个人财产;或者为了达到某种非法目的,如骗取保险金,而故意放火烧毁自己投保的企业厂房等财物。

对特定建筑物纵火也时有发生。例如,在一些公共场所,像商场、酒店、学校等,出于泄愤、制造混乱等原因,故意纵火。这类行为不仅会造成建筑物的损坏,还会严重威胁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和公共安全。

在山林等野外环境纵火同样危害巨大。可能是由于行为人疏忽大意,如在山林中随意丢弃未熄灭的烟头引发火灾;也可能是故意为之,比如为了开垦荒地、毁林占地等目的而纵火。山林火灾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控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可能危及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涉及罪名

纵火最主要涉及的罪名是放火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如果纵火行为情节相对较轻,未达到危害公共安全的程度,但造成了公私财物的较大损失,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纵火法律行为有哪些(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398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