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政府赔偿不合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如与政府相关部门协商沟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等。
当遇到政府赔偿不合理的情况时,首先可以尝试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协商沟通。这是较为温和且直接的解决方式。可以向负责赔偿事务的部门提出自己的诉求和理由,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说明认为赔偿不合理的依据。通过友好协商,有可能促使政府重新审视赔偿方案,作出合理的调整。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理性和冷静,以事实和法律为依据进行交流。
如果协商无法解决问题,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申请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作出赔偿决定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法定的复议机关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复议机关会对赔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若复议机关认为赔偿确实不合理,会作出相应的复议决定,要求政府重新作出赔偿决定。
若行政复议仍不能解决问题,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方式。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对政府的赔偿决定进行司法审查。在诉讼过程中,要充分准备证据,证明政府的赔偿不合理。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实情况进行审理,并作出公正的判决。如果法院认定政府赔偿不合理,会判决政府重新作出赔偿决定或进行相应的赔偿调整。
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的证据,如赔偿决定书、相关的文件资料、证人证言等,这些证据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同时,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自己的诉求和行为有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零六条
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