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劳动纠纷正文

辞职后拖欠工资怎么办又没有签劳动合同

2025-11-28 06:08:26  分类:劳动纠纷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李芊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李芊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泰和泰(太原)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辞职后遭遇拖欠工资且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收集证据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拖欠工资、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等。若对仲裁结果不满,还能向法院起诉。还需关注相关的时效和证据收集要点等。

一、辞职后拖欠工资怎么办又没有签劳动合同

当面临辞职后拖欠工资且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可按以下步骤维权。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友好地与单位沟通,明确指出其拖欠工资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要求其及时支付工资。这是解决问题最便捷的方式,也许能通过协商达成一致。

1、收集证据

如果协商不成,就要着手收集证据。虽然没有劳动合同,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有很多,比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等。这些证据对于后续维权至关重要。

2、申请劳动仲裁

收集好证据后,可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在仲裁申请中,除了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外,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所以还可要求支付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

3、向法院起诉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能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决。

辞职后拖欠工资怎么办又没有签劳动合同(0)

二、辞职后没签合同拖欠工资如何收集证据

在辞职后没签合同且被拖欠工资的情况下,收集证据是关键。以下是一些收集证据的方法。

1、工作相关证据

保留工作证、工作服等能证明在该单位工作的物品。工作证上一般会有单位名称、个人信息等,是证明劳动关系的直接证据。工作服如果有单位标志,也能起到一定的证明作用。

2、考勤证据

可以通过拍照、复印等方式收集考勤记录。有些单位采用电子考勤,劳动者可通过截图等方式保存考勤信息。考勤记录能证明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出勤情况。

3、工资发放证据

银行工资流水是很重要的证据。如果工资是通过银行转账发放的,可到银行打印工资流水单,上面会显示工资发放的时间、金额和发放单位等信息。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记录也可作为证据。

4、证人证言

可以找同事作为证人,让他们出具书面证言或出庭作证。同事的证言能证明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工作情况和工资拖欠情况。

三、没签劳动合同辞职后拖欠工资仲裁流程是怎样的

没签劳动合同辞职后被拖欠工资,申请仲裁有一定的流程。

1、提交仲裁申请

劳动者需要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申请书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等。同时,要附上相关的证据材料。

2、仲裁受理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后,会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会受理该案件,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如果不符合受理条件,会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

仲裁委员会会安排开庭时间和地点,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陈述、辩论,提供证据等。仲裁庭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调查和审理。

4、仲裁裁决

开庭审理结束后,仲裁庭会根据审理情况作出仲裁裁决。仲裁裁决一般会在一定时间内作出,并送达双方当事人。如果一方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综上所述,辞职后拖欠工资且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有多种途径维权。在维权过程中,要注意收集证据,按照合法的流程进行。如果在维权过程中遇到其他法律问题,比如仲裁时效是多久、如何计算双倍工资等,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会怎么样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继续羁押在看守所,并且之前缴纳的保证金可能会被没收。在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生活和工作,同时确保其遵守相关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借款没约定利息能否要求支付利息
借款没约定利息,一般不能要求支付利息。但存在特殊情况,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非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合同内容、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