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一岁孩子一般判给母亲直接抚养。
在我国,对于子女抚养权的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有明确规定。根据法律,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这主要是考虑到一岁孩子通常正处于哺乳期或对母亲的依赖程度较高,母亲在日常生活照料、情感给予等方面往往更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不过,这一原则并非绝对,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时,孩子也可能判给父亲。例如,母亲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母亲有抚养条件却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因其他原因,子女确不宜随母亲生活等。
如果父母双方协议不满两周岁子女由父亲直接抚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人民法院也会予以支持。也就是说,父母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来确定孩子的抚养权归属,只要这种协商结果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没有不良影响,法律是认可的。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在判决孩子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为出发点。除了上述提到的法定情形,还会考虑父母双方的经济状况、生活环境、个人品德等因素。如果父亲一方能够提供更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也可能会在争取抚养权时具有一定优势。但总体而言,在孩子一岁这个阶段,母亲获得抚养权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法律依据:
《关于规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的通知》 第一条
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居民家庭住房套数,应依据拟购房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成员名下实际拥有的成套住房数量进行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