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卖房协议后发现买方是失信人,可根据协议约定和具体情况,与买方协商解除协议;若协商不成,可收集相关证据,以买方信用状况可能影响合同履行等为由向法院起诉解除合同;也可以要求买方提供有效担保保障合同继续履行。
查看卖房协议中是否有关于买方信用状况的相关条款。如果协议明确规定了买方需具备良好信用记录,否则卖方有权解除合同,那么卖方可以依据该条款,书面通知买方解除协议。在通知中,应清晰说明解除的原因是买方为失信人,违反了合同约定。
若协议没有相关约定,卖方可以与买方进行沟通协商。告知买方其失信人的身份可能会对房屋交易产生风险,如无法按时支付购房款等,提出解除协议的要求。在协商过程中,要保留好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以备后续可能的纠纷。
如果买方不同意解除协议,卖方可以考虑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如实告知相关情况的义务。买方作为失信人,其信用状况可能影响合同的履行,卖方有权以买方隐瞒重要信息、可能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为由,请求法院解除合同。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提供买方为失信人的证明材料,如法院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
卖方也可以要求买方提供有效的担保。例如,要求买方提供其他有足够经济实力的人作为保证人,或者提供一定价值的财产作为抵押或质押。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卖方的权益,降低因买方失信可能带来的风险。如果买方能够提供符合要求的担保,双方可以继续履行合同。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