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起诉诈骗的程序怎么走流程

2025-11-17 02:38:31
0 浏览
推荐律师
陈华涛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起诉诈骗一般分为刑事控告和民事诉讼两种途径。刑事控告是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其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最终法院审判;民事诉讼则是准备材料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

首先来看刑事控告流程。当发现可能存在诈骗行为时,第一步是向犯罪地的公安机关报案。报案时要尽可能详细地准备好相关材料,比如与诈骗有关的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合同等,这些材料能帮助警方快速了解案件情况。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会对报案材料进行审查,判断是否有犯罪事实发生以及是否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会予以立案。立案之后,公安机关会展开侦查工作,包括询问证人、调查犯罪嫌疑人、查封扣押相关财物等。侦查终结后,案件会移送至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看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等。如果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最后由人民法院进行审判,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再说说民事诉讼流程。若想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因诈骗导致的财产损失等问题,首先要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一般是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然后要准备好起诉状,起诉状中应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同时,要收集相关证据,如能证明对方实施诈骗行为以及给自己造成损失的证据。将起诉状和证据材料提交给法院后,法院会对起诉进行审查。如果符合起诉条件,法院会予以受理,并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被告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答辩状。之后法院会安排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法院会根据庭审情况和相关证据作出判决。如果一方对判决不服,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六十条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第二百六十二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22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