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签订虚假工程合同怎么赔偿的

2025-11-11 19:35:42
0 浏览
推荐律师
何晓伦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福建学恒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签订虚假工程合同的赔偿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来说,受损方可以要求过错方赔偿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为履行合同而支出的费用、因合同无效导致的额外成本等;如果存在可得利益损失,在合理范围内也可能得到赔偿。赔偿的依据主要是《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赔偿途径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

在法律层面,签订虚假工程合同属于欺诈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当一方发现签订的是虚假工程合同后,首先涉及到合同效力的问题。根据《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关于赔偿范围,直接经济损失是较为常见的赔偿内容。例如,施工方为了准备履行虚假合同,采购了建筑材料、租赁了施工设备、安排了施工人员并支付了相应费用,这些费用因合同无法正常履行而造成的损失,过错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可得利益损失方面,如果能够证明在正常履行合同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但由于虚假合同导致该利润无法实现,在符合一定条件时,受损方也可以主张赔偿。不过,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需要有合理的依据和证据支持,并且要符合可预见规则,即该损失是在签订合同时过错方能够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

在赔偿途径上,双方可以首先尝试协商解决。通过友好沟通,过错方主动承担赔偿责任,达成赔偿协议。如果协商不成,受损方可以寻求第三方调解机构进行调解。若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受损方可以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受损方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合同是虚假的以及自己所遭受的损失,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签订虚假工程合同怎么赔偿的(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七条

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358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