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十级鉴定下来之后,可根据鉴定结果进行赔偿协商或申请仲裁,同时还需关注后续的医疗和康复事宜。
要明确赔偿项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伤十级可获得的赔偿项目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若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进行赔偿协商。拿到工伤十级鉴定结果后,应及时与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沟通。对于缴纳了工伤保险的单位,部分赔偿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部分由用人单位支付。职工可以向单位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提出赔偿要求,提供相关的鉴定报告和资料,协商赔偿的具体金额和支付方式。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按照协商结果进行赔偿即可。
若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如果与用人单位就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职工可以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仲裁时,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材料,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劳动合同、医疗费用清单等,以证明自己的主张。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裁决。
关注后续医疗和康复。即使已经完成了工伤鉴定,职工仍可能需要继续进行治疗和康复。在这个过程中,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确保身体能够尽快恢复。同时,要妥善保存好后续的医疗费用凭证,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报销。
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整个过程中,职工要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