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债务人财产转移如何认定的

2025-11-07 08:41:24
0 浏览
推荐律师
刘双艳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贵州瀛黔(贵安新区)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认定债务人财产转移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包括行为时间、行为方式、主观意图和对债权人利益的影响等。当债务人在债务存续期间,以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无偿赠与财产等,且存在逃避债务的故意,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可认定为财产转移。

在法律实践中,认定债务人财产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量。行为时间,这是判断债务人财产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债务人在债务产生之后,尤其是在债权人主张债权或者法院已经受理相关案件之后进行财产处置,这种时间上的关联性就增加了其转移财产以逃避债务的可能性。例如,甲欠乙一笔债务,在乙多次催讨后,甲突然将自己名下的房产过户给他人,这种在债务催讨期间发生的财产处置行为就值得怀疑。

行为方式。债务人常见的财产转移方式有无偿转让财产,比如将自己的车辆无偿赠送给亲戚;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像市场价值100万的房产,债务人以20万的价格卖给他人;还有放弃到期债权,本来债务人有权向第三人收取一笔欠款,但却主动放弃该债权。这些行为如果不符合正常的市场交易逻辑,就可能被认定为财产转移。

主观意图也是认定的关键。判断债务人是否具有逃避债务的故意,需要结合各种证据。如果债务人在进行财产处置时,知道自己有债务未偿还,并且这种处置行为会导致其无法履行对债权人的义务,那么就可以认定其存在主观恶意。比如债务人在转移财产后,自己名下没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且无法对债务进行合理说明,就可以推断其有逃避债务的意图。

对债权人利益的影响是认定的核心。如果债务人的财产转移行为导致其责任财产减少,无法足额偿还债务,从而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那么就可以认定该行为属于财产转移。债权人可以通过收集相关证据,如财产交易记录、合同等,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债务人的财产转移行为,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债务人财产转移如何认定的(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八条

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九条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147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