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执行机关是社区矫正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缓刑相关事宜。
社区矫正机构是专门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其在缓刑执行过程中承担着多方面重要职责。在缓刑人员接收方面,社区矫正机构会在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五日内接收社区矫正对象,并核对法律文书、核实身份等,办理登记接收手续。
制定矫正方案。社区矫正机构会根据缓刑人员的犯罪类型、悔罪表现、个性特点和生活环境等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包括对其进行法治、道德等教育,组织公益活动等,促使其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矫正规定。
监督管理。社区矫正机构会对缓刑人员的活动范围、行为表现等进行监督。缓刑人员需要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会客、外出、迁居等规定。社区矫正机构通过信息化核查、实地查访等方式了解其遵守规定的情况,确保缓刑执行的有效性和严肃性。
如果缓刑人员在缓刑期间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社区矫正机构会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的建议。当缓刑考验期满,社区矫正机构会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向缓刑人员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通知相关部门。社区矫正机构在缓刑执行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保障了缓刑制度的正确实施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