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法人后,税务局需要变更税务登记信息,包括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同时可能需要重新签订三方协议等。
当公司变更法人后,在税务方面有一系列事项需要进行变更处理。最重要的是变更税务登记信息。根据相关规定,企业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对于法人变更这种情况,企业要到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交变更申请,并提供新法人的身份证明、营业执照副本等相关资料。税务机关会对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更新系统中该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
可能需要重新签订三方协议。三方协议是企业、税务机关和银行之间签订的用于缴纳税款的协议。法人变更后,为了确保税款缴纳的顺利进行,有些地区的税务机关会要求企业重新签订三方协议。企业需要到开户银行办理相关手续,然后将新的三方协议提交给税务机关进行验证。
发票领购簿上的法人信息也需要进行变更。如果企业有发票领购业务,在法人变更后,要到税务机关申请更换发票领购簿,将上面的法定代表人信息更新为新法人的信息,这样才能正常进行发票的领购和使用。
同时,企业还需要关注法人变更可能对纳税信用等级等税务相关评价产生的影响。有些税务事项的办理可能与法人的信用情况相关,所以要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确保各项税务业务的正常开展。变更法人后及时准确地完成税务方面的变更,对于企业合规纳税和正常经营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税务登记管理办法》 第十六条
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
纳税人已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如实提供下列证件、资料,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一)工商登记变更表;
(二)纳税人变更登记内容的有关证明文件;
(三)税务机关发放的原税务登记证件(登记证正、副本和登记表等);
(四)其他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