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欠款利息不还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先尝试与欠款人协商沟通,若协商无果,可考虑通过第三方调解机构调解,也可收集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借助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在遇到欠款利息不还的情况时,协商是较为温和且优先考虑的方式。与欠款人进行友好沟通,了解其不还利息的原因。可能对方是由于暂时的资金周转困难,并非恶意拖欠。通过协商,可以达成新的还款协议,重新确定还款时间和方式,给予对方一定的宽限期,同时也保障了自身的合法权益。这种方式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避免伤了双方的和气。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寻求第三方调解机构的帮助。例如,一些专门的调解委员会或行业协会等。这些机构具有专业的调解人员,他们会根据具体情况,在双方之间进行斡旋,促使双方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调解过程相对灵活、简便,能够节省时间和精力。
若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就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此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借款合同、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这些证据能够证明借款事实的存在以及双方关于利息的约定。然后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按照法院的要求进行举证、辩论等程序。如果法院判决欠款人偿还利息,而欠款人仍然拒不执行,那么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欠款人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其财产等,以确保判决能够得到执行。
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一般来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所以,一旦发现欠款利息不还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四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